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热带岛国,隔海峡和印度相望。兰卡在梵文中是“岛屿”的意思,这个国家也被称作“狮子之岛”,狮子的徽章在兰卡暗红色的国旗上飘扬。相较于兰卡,或许我更喜欢“锡兰”这个名字,那个古老的名字是僧伽罗语,意指“光明富饶的乐土”。
因为僧伽罗人在兰卡政治中的主导作用,斯里兰卡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重心均偏向西部和南部,科伦坡、康提、加勒三座城市分别成为兰卡西海岸、中部和南部的交通枢纽及游客中心,热门的旅游景点也是以这些城市的环线为基础相互串连。我的斯里兰卡之行,整个旅程大约是两周。当然,如果你想细细品味这座岛屿,一个月或者更久的行程也绝不为过。这样的话,或者找一个美丽的小镇停下来,或者去东部和北部等泰米尔人聚居区走走,那些游客更少的地方一定会让你有更加丰厚的收获。
我去的时候是八月,不折不扣的淡季。每年六月至八月都是淡季,季风带来的雨水将整个山区以及西南海岸笼罩,遭遇一场骤雨甚至是几日的连阴雨成了家常便饭,猛烈的海浪使海滩活动变得也不那么美好。当然,这时的物价也达到了低点,你可以从容地在任何一座城市找到最物有所值的房间。而每年的十二月到次年的三月是斯里兰卡的旅游旺季。这时的西南海岸、中南山地均为旱季,海滩的海浪小而天气晴,适合户外运动,而中部山地同样晴朗无云,亚当峰成为一览众山小的朝圣圣地。特别是每年的圣诞假期,蜂拥而来的西方度假客会将斯里兰卡的物价抬至最高。
这片乐土时常被人们称为“印度洋的珍珠”,有丰富的物产资源、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。波隆纳鲁瓦(Polonnaruwa)、阿努拉德普勒(Anuradhapura)和狮子岩(Sigiriya)是锡兰古老王朝历史的遗迹,康提(Kandy)和亚当峰(Adam’s Peak)则是朝圣者云集的文化圣地,此外,哈普特勒(Haputale)被山岚和云雾萦绕的茶园、雅拉(Yala)和乌达瓦拉威(Uda Walawe)国家公园成群的大象、加勒(Galle)四百年历史荷兰古堡中的宝石和教堂、尼甘布(Negombo)印度洋海岸的日落、米丽莎(Mirissa)的纯净的椰树与沙滩,及首都科伦坡(Colombo)的博物馆和繁华街区,都是吸引旅行者目光的魅力所在。
在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内战之后,僧伽罗人主导的政府和泰米尔人领导的猛虎组织终于停战,斯里兰卡进入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,旅游业也产生了井喷式增长。然而这片乐土之上的兰卡人依然保持着诚恳、善良的特性,热情好客、乐于交谈,而生活节奏缓慢。兰卡大多数人以农业、渔业和茶叶种植为生,普遍信仰宗教(佛教或印度教,也有少部分基督徒和穆斯林),观念相对保守且安土重迁。板球是兰卡人最大且最重要的消遣和娱乐活动,这项运动在这个国家的重要性,比之于巴西的足球,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。
佛教、印度教文化和殖民地影响的融合让兰卡充满多元的风土人情,相对滞后的经济则客观上保留了这片土地自然、纯粹甚至新奇的味道。这座岛屿不大,旅行者的脚步也不必匆忙,慢一点、深入一点,斯里兰卡是一个可以让你回味无穷的地方。